从留存到激活,如何破解员工学习倦怠

时间:2025-10-23 09:50:13

在数智化浪潮不断推进的今天,AI技术让企业学习进入"精准供给"时代,然而“学习倦怠”现象却越来越严重,很多员工表示“想不起来学习”,也就是说技术迭代未能消解学习动机的结构性困境。

实际上,员工抵触的并非知识本身,而是割裂于工作场景的"知识投喂"模式,正是这种矛盾催生了学习平台运营的范式转移。单纯的技术堆砌已无法破解"学用分离"困局,唯有通过运营将技术能力转化为体验设计。

搞定企业学习平台运营,借鉴“推、拉、引”三招策略,通过系统性地推动员工关注、培养学习习惯、提升活跃度,形成良好的用户粘性与平台生态。

01、精准“推”送,构建全域触达网络

线上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向员工提供教育资源的策略,其核心在于以高效、引人注目的方式将学习平台推广至每一位员工。

为此,企业应选择员工覆盖率高、活跃度强的渠道进行信息传递,包括企业微信群、朋友圈分享、官方公众号等线上阵地,以及食堂、休息区等线下场景的视觉化宣传物料,增强平台的曝光度。

在精准匹配员工学习需求方面,借助AI技术,企业可以将年度目标拆解为可落地的员工能力模型,明确各岗位的核心技能需求,并通过智能推送机制,将相关课程动态展示在员工个人学习中心或岗位必修板块中,实现“千人千面”的个性化推荐,从而有效提升课程触达率与学习转化率。

02、持续“拉”动,打造输入输出闭环

仅仅让员工关注平台是不够的,更重要的是如何让他们持续停留并主动学习。为此,运营人员需要从输入和输出两个方面入手,构建一个能够持续吸引员工的机制。

在输入方面,应根据前期的需求调研和员工实时学习数据,精选并更新高质量的课程内容。课程内容不仅要具备针对性和时效性,还应通过外部采购和内部制作相结合的方式,确保平台内容的持续更新与活力,从而增强员工对平台的信任感和依赖感。

在输出方面,鼓励员工在学习结束后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,这不仅有助于检验学习成果,也能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与互动。同时,邀请经验丰富的员工或有明确职业晋升需求的员工,将他们的隐性知识整理并发布于平台,既是对他们能力的认可,也为平台增添了更多有价值的内容。

此外,知识地图的设置也是提升员工学习体验的重要手段。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员工的学习进度和任务完成情况,员工可以在无需他人督促的情况下自觉完成学习任务,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。

▲全面查看知识和结构,实时掌握学习概况

03、价值引“”领,提升平台活跃度

当员工的留存率趋于稳定后,如何进一步提升其活跃度便成为运营的重点。为此,企业可以引入互动性强的学习工具和活动,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。

例如,通过引入智能化学习工具,如知学云的智能体教练和空间实训系统。智能体教练可以模拟不同的角色,场景和对抗逻辑,精准匹配复杂职场情境中的沟通演练需求;空间实训系统则可以依托VR/AR技术打造三维仿真训练场,员工可通过环境交互完成流程演练,提升真实性和参与感,使知识应用从被动接收转向主动演练。

同时,设计互动性学习活动,如在线讨论、小组项目、学习任务等,也能有效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,提升学习效率。

案例

某金融集团,为强化全员合规意识,组织开展 “以学促行” 合规行动学习活动。通过每日的练习活动,在两个月内成功举办40余期答题活动,每期均吸引数千名员工参与。这种高频次、强互动的学习活动,不仅使平台活跃率有效提升,更推动全员合规意识实现质的飞跃。

此外,构建多维激励体系也很重要,不仅提供学习积分、技能认证等物质奖励,也涵盖成长路径可视化、社交认可等精神激励,同时关注培训管理者的价值实现,形成全员参与、良性互动的生态氛围。

学习平台运营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作,需要运营人员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、丰富的运营经验以及创新的运营思维。只有这样,才能确保学习平台在数智化时代中脱颖而出,为用户带来更大的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