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货丨学会这几招,走出线上培训“水土不服”的困境

时间:2021-12-21 11:03:00

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,整个中国经济模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特别是对于教育行业来说,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,为教育变革带来了新的源泉。

线上培训作为教育的重要分支,不仅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,让员工学习更便捷高效,同时也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分享,因此,线上培训课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

然而,线上培训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,但仍有“水土不服”的现象发生。归根结底还是培训设计的不合理,员工缺乏兴趣。那么,要如何走出这种困境呢?


一、化整为零,知识点有序拆分

将培训课程化整为零,在完整知识结构的基础上,对课程知识点进行有序的拆分,例如将每一个知识点做成几分钟的小视频,让员工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、碎片化的资源学习,从严格意义上说,还是一种系统学习,只不过是用碎片化方式进行罢了。

在体系化碎片式学习方法下,每一次学习,都要将新的内容归到知识体系对应的位置中,所以每一次填充的过程,其实就是在回忆与复习,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 

二、内容设计,有血有肉

要将线下的课程搬到线上,你需要先了解哪些课程、哪些环节容易搬到线上。比如,纯知识讲授类的就比较容易转化到线上,需要多人现场合作的一些活动就不易搬到线上。

对于可以进行线上转化的内容,培训知识和技巧实用、易用,是保证学习进行下去的关键前提。因此,我们一定要将教学场景内容打磨得“有血有肉”,贴合业务场景和学员需求。

实用

在制作线上课程时尽量减少概念和理论讲解,把培训内容更多地落在行为讲解上。

例如你在使用某个产品的时候,可能忘记了操作流程,此时最想看到的肯定是“手把手使用教学”,而不是产品的诞生史或者设计初衷。

易用 

培训内容要求清晰明了、简单易懂,便于员工及时的了解与吸取课程内容。

比如,课程名称要准确描述课程内容,让员工看到的第一眼就知道这部分内容会讲到什么;同时要避免任意使用专业术语,特别是对于不同区域不同岗位的员工来说,专业术语的使用会加大课程学习的难度,降低员工学习的积极性。


三、奖惩分明,激发学习动机

如果只是为员工提供了很多再学习的平台,却完全没有相关的激励和考核制度,也会削减员工学习的效果。

企业可采取奖罚分明的激励措施,以鼓励员工再学习和持续提高。在激励层面,可以采取:将学习成果作为衡量员工绩效的重要指标,并给予物质奖励;将学习成果作为提拔任用的重要考量;将学习成果作为企业公开褒奖、表彰的重要参照等。在考核员工学习成果时,应当做到程序化、标准化,拒绝“走过场”。

一定要知道,培训的目的不是打造学习型企业,而是通过培训,引导出一种不断创新、不断进步的新观念,从而提升企业效率,为打造学习型企业奠定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