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培训的这4大雷区,快看看你踩了几个?

时间:2023-03-08 10:38:00

我们处在一个大数据、智能化的共享经济时代,每一个行业的认知都在迅速叠加,企业跨界越来越普遍,伴随而来的是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。

越来越多的企业负责人意识到,企业所拥有的资源、兵力其实都不重要,核心是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是否与企业的战略相匹配,因此企业对培训的需求也日益增大。

虽然各类培训项目也是"铺天盖地"的在企业间风行,但是真正从中尝到甜头的企业却是没多少。

培训管理者抱怨员工不配合,员工吐槽培训没效果,领导觉得培训浪费钱。究其原因,可能是企业踩了这4大雷区。

雷区一:培训是给别人做嫁衣

虽然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,也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培训员工,可是更害怕员工培训后跳槽,更有甚者为竞争对手培养了人才,为他人做嫁衣,还不如不培训的好。
企业的担心不无道理,不过在自家企业招聘的时候仍然会首选有经验的员工,而这些有经验的员工也是在其他企业磨炼或者经过培训的。推己及人,培训仍然是企业必不可少的工作。

当然,为了降低风险,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,设计不同的解决方案,如:规范培训制度、设置培训经费、为员工规划职业发展方向、提供具有挑战性的事业平台、构建完善的培训管理平台等多种措施,来留住这些随着培训成长起来的员工。

 

雷区二:培训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

在企业培训发展的这些年,不少企业尝到了一些培训的甜头,因此,将培训视作包治百病的灵药。在企业发展遇到阻碍的时候,往往采取铺天盖地的培训方式和内容以求寻得企业发展的出路。比如产品销售出了问题,有些企业便会全面推行有关销售策略方面的培训,忽略了从产品自身方面找问题,耽误了企业决策的效率,反而事倍功半。

要想彻底解决问题,必须要搞清楚问题发生的真正原因。企业培训可以训练员工记住某个知识,学会某个技能,但是知识的沉淀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。这就需要培训经理人在培训前做好长期规划,在培训中与其他管理措施相互结合,以期培训效果最大化。

 

雷区三:培训的目的是发展

目前,有很多企业为了培训而培训。比如国潮风靡就上线众多礼仪课程,项目管理培训引入也是蜂拥一阵,这种赶时髦的现象非常不利于企业的发展。

培训是一种促进企业发展的方法,并不是最终目的。站在企业发展角度上来看培训,就容易理解,也就易于取得好的效果。当然有一种误区,是单纯计算培训的效果与费用,其实培训的费用与效果的评估,也要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上,培训的费用可以通过培训的实施转化到企业文化中,进入到企业的无形资产,这种观点已被国际上著名公司的发展所证实。

 

雷区四:培训是培训部门的事,与他人无关

很多企业里面的培训还是在“单模块”运行,对培训尚未形成系统的认识,更无法将培训与企业的战略经营目标很好地联系起来,认为培训仅仅是培训部门的事情,员工素质参差不齐是培训部门的责任,与其他部门无关,更与领导无关。
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,需要各个层次,各个部门的人员通力合作才能取得好的培训效果。诚然,培训部门要对企业培训负主要责任,但是实施培训部门的直接负责人是培训的关键人物,没有他们的参与,就不可能实施有效的在职培训。从最初的需求分析,到培训的实施及最后的效果评估和跟踪员工的表现,都需要部门直接负责人的参与。

松下幸之助曾说:“打败竞争对手的手段就是要比对手学的更快!培训很贵,但不培训更贵”。

培训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,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,就要不断提升学习能力,做好员工的教育培训,建立健全的培训体系。